关于Q235(碳钢) 外丝接头(不锈钢304和q235焊接)的问题,以下是万千紧固件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相关文章目录:
2205双相不锈钢和304不锈钢及Q235A碳钢焊接方法及异种接头分析
本实验对2205 双相不锈钢 分别与304奥氏体不锈钢、Q235A碳钢异种金属的焊接工艺及接头的组织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系统分析了在不同工艺条件下获得接头的微观组织结构,并对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进行了评价。试验研究中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
(1)异种接头界面微观分析表明,对于2205双相不锈钢和304不锈钢接头,在焊缝与母材304不锈钢的界面,存在一个宽度大约为70~120um 的过渡区,过渡区的组织形貌为细小的铁素体(α)呈不连续且无方向性地分布在奥氏体(γ)基体上,形成α+ γ双相组织。合金元素在整个熔合区都是均匀分布,并未发现有明显的偏聚现象。而在2205双相不锈钢与焊缝的界面,双相不锈钢侧热影响区的宽度较窄,约为200~500μm,奥氏体主要以条块状、细小的块状断续、独立地分布在铁素体晶界和晶内。金相显微镜观察发现,接头热影响区中奥氏体相的含量要低于2205双相不锈钢母材,采用网格法测得三种接头热影响区中奥氏体相含量分别为44.5%,42.7%,43.6%,虽然热影响区中奥氏体相的含量较母材中有所减少,但是热影响区中的双相比例仍控制在所要求的范围内,能够满足对接头显微组织的要求;对于2205双相不锈钢/Q235A碳钢接头,在接头Q235A-WM界面,由于焊缝金属和Q235A钢中含碳量和合金元素不同,引起碳原子的扩散,在熔合线附近的Q235A碳钢一侧形成了铁素体的脱碳层而软化,而在不锈钢焊缝一侧则形成了硬度较高的黑色增碳层。通过对该界面进行元素线扫描分析发现,Cr、Ni等合金元素的浓度在熔合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在靠近熔合线处突然降低,在该区域内呈梯度变化,但并未出现合金元素偏聚现象。
(2)金相组织分析表明,接头焊缝金属都是由奥氏体相(γ) 和铁素体相(α)双相组成。采用网格法测得双相不锈钢与304不锈钢的接头焊缝组织中的奥氏体相含量分别64.3%、67.5%、65.1%,保证了获得接头具有较好的塑韧性。测得双相不锈钢与Q235A接头焊缝组织中的铁素体相含量分别为32.8%、37.3%,基本符合焊缝组织对铁素体相含量的要求。对接头焊缝金属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接头焊缝相结构组成均为铁素体相和奥氏体相,并未发现有M23C6、Cr2N和M等有害相在接头中生成。进一步的透射电镜观察显示,接头组织中存在有大量的位错型胞状亚结构,位错的产生、滑移运动、位错塞积等微观亚结构使焊接接头的强度、硬度和韧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
(3)拉伸实验表明,接头拉伸断裂位置均发生在强度相对较低的304不锈钢母材侧和Q235A母材一侧,表明接头完全能够满足工程结构对其强度要求。对拉伸断口进行扫描电镜分析,其扫描形貌均为典型的等轴状韧窝断口,呈韧性断裂特征。异种接头不同区域的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在本文中工艺条件下所获得的接头硬度分布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对于2205/304接头,在2205-WM界面,热影响区的硬度值高于焊缝金属与母材;对304-WM界面来说,304母材侧熔合区的硬度值突升,最高达252HV,这是因为过渡层的组织细小,且无方向性,因此较母材和焊缝金属的硬度值要高。对2205双相不锈钢和Q235A碳钢接头的显微硬度测试表明,在Q235A-WM界面,整体而言焊缝金属的硬度值逐渐升高,并且在焊缝金属侧熔合区的显微硬度值最高,这是由于碳元素发生迁移的结果。
(4)采用化学浸泡法测试2205双相不锈钢与304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耐点蚀性能,结果表明,在6%FeCl3+H2O和6%FeCl3+12.5%HCl+H2O溶液腐蚀条件下,几种接头试样的焊缝表面均未观察到点蚀坑的存在,表明获得接头具有良好的耐点腐蚀性能。但在6%FeCl3+25%HCl+H2O溶液腐蚀条件下,三种接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现象,相比较而言,其中接头A的腐蚀速率较小,说明采用ER2209焊丝钨极氩弧焊获得的接头具有较好的耐点蚀性能。采用电化学腐蚀方法对接头的耐蚀性进行分析,动电位极化试验结果表明,在3.5%NaCl溶液中,母材及接头的抗腐蚀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2205双相不锈钢母材 > 接头A > 接头C > 接头B > 304母材。采用交流阻抗(EIS)技术对母材和焊缝表面的阻抗进行测试,获得的结果与极化试验结果相一致,表明采用ER2209焊丝钨极氩弧焊获得接头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
https:///a/447.html
请问Q235碳钢与304不锈钢怎么焊接
应当用牌号为A302或者A307的不锈钢焊条(即E309型),因为这二者是异种钢的焊接,更要控制焊缝中母材金属的比例,即熔合比。其目的是减少焊缝裂纹。熔合比过大焊缝过分稀释,可使焊缝中奥氏体成份不足,导致出现马氏体组织,使接头脆性产生裂纹。201不锈钢(奥氏体)与低碳钢(珠光体)相焊,若采用常用的A102、A132不锈钢焊条施焊,焊缝金属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马氏体组织,导致焊缝产生裂纹,用E309型焊条施焊,母材金属的熔合比要控制在30%以内,就能获得理想的奥氏体+铁素体双相组织。可以避免焊缝裂纹。减小焊缝熔合比除了正确选择焊条外,还要合理地控制焊接工艺参数,如采用小电流、快速焊、运条不作横向摆动等。A302或者A307的不锈钢焊条均未采用直流焊机,直流反接,电弧稳定,飞溅少。
201不锈钢即(1Cr17Mn6Ni5N),是奥氏体不锈钢,化学成分如下:C≤0.15,Si≤1.0,Mn:5.5-7.5,P≤0.06,S≤0.03,Ni:3.5-5.5,Cr:16-18,N≤0.25.
Q235钢板焊接技术要求
在我国,电焊操作需要持证上岗,焊工是属于准入类的工种,在技能人员职业资格中,81项工种里准入类的只有五项,焊工就是其中一项,而实际情况确实大部分的行业从业人士都是无证操作。随着技术的不断规范以及行业的相关要求,越来越多的人都想考一个电焊证,考证的优势还是非常大的,首先持证和非持证的薪资待遇相差很大,往往能够达到多出一倍或者更高的级别。因此,关于短期焊工培训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从业人员都比较关心的问题。
焊接作为工业“裁缝”是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加工手段,焊接质量的好坏对产品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那么,焊接技术未来的发展究竟如何呢?

行业前景

随着生产的发展,焊接广泛应用于宇航、航空、核工业、造船、建筑及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焊接技术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加工手段。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焊接是制造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发展迅速,因此给焊接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水电焊、氩弧焊、数控等技术类工种在就业日趋艰难的大形势下仍是一枝独秀。

目前我国每年消耗钢材3亿吨(焊接结构约1.2吨),需要焊机约75万台,焊接行业将在今后8~10年会持续保持增长,市场上很多优秀的焊工月薪都过万,薪资也十分可观。
普通Q235碳钢与不锈钢SUS304 可以直接焊接么有什么缺陷和注意的么对结构是否会产生影响呢
Q235碳钢(珠光体钢)与不锈钢SUS304(奥氏体钢——0Cr18Ni9)可以焊接。不过,焊接时除了注意金属本身物理、化学性能对焊接性带来的影响外,还应注意两种金属成分与组织上的差异对接头性能的影响。
两种母材自身的问题:
珠光体钢:冷裂纹、脆化等
奥氏体钢:热裂纹等
特殊问题:
(1)母材对焊缝的稀释,引起焊缝组织与性能的变化
珠光体钢母材的溶入,将稀释填充金属,引起其成分与组织的变化。
(2)形成凝固过渡层
在靠近珠光体钢一侧熔合线的焊缝金属中,会形成一层与内部焊缝金属成分不同的过渡层。过渡层中的高硬度马氏体组织会使脆性增加,塑性显著降低,形成低塑性带,从而降低了焊接结构的可靠性。
(3)形成碳迁移过渡层
在焊接或焊后加热(热处理或高温运行)时,碳从珠光体母材通过熔合区向焊缝扩散,在靠近熔合区的珠光体母材上形成一个软化的脱碳层,而在靠近熔合区的奥氏体焊缝中形成硬度较高的增碳层。
(4)接头应力状态复杂
局部加热引起的热应力、两种钢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引起的残余应力(热处理无法消除此应力)。
焊接材料:焊条型号—— E310-16 或 E310-15
焊接工艺要求:
1、焊接方法
用熔合比小的焊接方法,降低母材的稀释作用。带极堆焊、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条电弧焊均可。
2、焊接参数
小直径焊条或焊丝,小电流、大电压、快速焊。
3、堆焊过渡层
焊接厚大焊件时,可在珠光体钢的坡口表面堆焊过渡层,过渡层用高铬镍奥氏体焊条或镍及镍合金电焊条(如Ni307)。过渡层厚度一般为6~9mm。
4、焊接接头一般不焊后热处理。
1用不锈钢焊丝(ER308、ER309)手工氩弧焊焊接Q235碳钢材料是否可取
用不锈钢焊丝焊接普通结构钢,一不会影响使用性能,焊缝强度足够,二不会影响工艺性能,操作性能良好,而且,Q235钢也不会用于耐腐蚀场合,接头也不会出现晶间腐蚀。因此,但从质量要求来说,焊接接头性能良好。只有一个原因,证明你们是国营企业,生产是不用考虑成本的,或量很小,不用考虑生产成本。不锈钢的材料成本应该是普通钢的3-5倍,可能是你所焊的产品附加值高,焊丝成本被忽略了!就像要用铁丝捆个物品,有人要用铜丝或金银丝,只能证明你有钱,不能说使用效果差。另外,两种金属有色差,视觉效果不好。
以上就是万千紧固件小编对于Q235(碳钢) 外丝接头 不锈钢304和q235焊接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希望对你有用